下载安卓APP箭头
箭头给我发消息

客服QQ:3315713922
论坛 >产品运营 >如何理解小米、360和Uber如何验证用户需求?

如何理解小米、360和Uber如何验证用户需求?

公主发布于 2015-11-11 21:21查看:1861回复:11

恍惚恍惚又来到了文章的学习,小编的产品运营将要带领大家了解营销师所要知道的营销秘籍。想必大家又有很多问题吧!!有兴趣的朋友就不要错过了。
 每一个痛点,都是一个创业机会,痛点越大,机会越大。找到用户痛点之后,剩下就是验证需求。当你的解决方案和用户痛点高度吻合时,可以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
Uber上海区总经理王晓峰:
设计新产品时
要从根本上满足需求 不要受到既有方式的限制


一直有人在问,在整个服务用户的模式方面和跟司机派单方式方面,说为什么Uber不做预约?
这是一个相当落后的模式,如果是一个落后的模式它就会惩罚你。
我们假定用户早晨6点钟去虹桥机场,司机可能5点钟就需要起床,5点半出发,然后把你接到机场,假定司机6点半到机场,假设这单50块。
也就是说一个半小时时间,他只能收到50块钱,这个跟他期望的每个小时的费用有落差,他通过两个来调节,一个是给他补贴,一个是把单价提高。而且到了虹桥机场之后还不确定,能不能跟第二个预约的人联系上。这本身是一个低效的模式。
如果去预约,就没有办法最大化的司机的效率和使用时间,就没有办法服务更多的用户,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这是落后的模式。
360董事长周鸿祎:

推荐必须让用户发现新价值,发现自己搜索、查找所不能发现的东西,否则推荐没有意义。推荐很多时候很难给用户提供价值的,因为每个用户所想要的都不同,所以推荐有时也会是骚扰。
  说得最多的是精准推荐,利用大数据了解用户后进行推荐,但是我一直对这个报有怀疑态度,有时候连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做出某些行为,大数据所积累的就很难满足一个人的心思,况且现在的数据也没有做到大的地步。根据数据精准推荐是一定程度上能让推荐的东西更符合用户的口味,但效果不绝对是好的。就拿音乐app来说,豆瓣会推荐用户喜欢的同类音乐,吸引了大批用户,但推荐越精准,曲风越雷同,用户一直听同一个曲风的人也会腻,所以有些用户慢慢地离开了豆瓣fm,转向有歌单的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
  分类是最保守效果最明显的推荐方式。好的分类能让用户很快地找到想要的东西。
  热门也是一个常用的推荐方式,但是热门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有价值的。例如导购类app,把销量最好的放在首屏,可能就是某条小裙子,但是我就是来买裤子的。经常会在导购类app首屏幕看到很多没有购买欲的东西,往往我就直奔分类而去了。
  专题也是一个常用推荐方式。个人比较推荐这种方式,由编辑来引领潮流,这个编辑要很懂用户习惯和心理,同时又有高于一般用户的审美能力。用户是懒惰的,有意见领袖来引导,总会想看看的。天猫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达人推荐也属于这个范畴。
  友人推荐,这是最具杀伤力的,但却最容易引来反弹。友人发自内心的推荐是想要的,但是友人出于盈利目的的推荐也许招来恶感。
  总之,推荐一定要让用户发现新价值,而不是给用户干扰和无意义的东西。
像“小白”一样思考问题
从用户的角度 从常识出发
做产品能不能做好,完全取决于你能不能从用户角度出发,能不能从用户的同理角度看问题。
我们做路由器又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他们为了美观开始拒绝做天线,要做成内置的天线。
你买路由器的时候,你的第一考虑是什么?信号好。我的产品经理跟我说了半天,他说内置天线的效果不输于外置天线。
我就给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在我办公室装了一个企业级路由器,没有装外置的天线。我第一次就把IT主管叫过来,我说你工作不行,天线忘了弄。
他说周总这是内置的天线,理性的周鸿祎听懂了,感性的周鸿祎每次看到,心里都控制不住地想,少装了两根天线。
几根天线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让用户感知到,而且一定是符合他的常识。
我们很多的产品经理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们太自我了,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是专家,有了太多的假设。但是产品经理不能假设,你不能假设用户一定能理解你的想法,也不能假设用户知道你做了一个功能,还可以找到这个功能。
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
拿小部分产品测市场接受度 再决定进入市场的节奏
时机成熟了,手机做出来了,我们试试卖。那个时候小米没做过电商的,我们决定自己干。
开始卖手机的时候不敢一下子都上来,我们先做了一个小的测试,分三天时间,每天拿出200部手机来在网上试一试,因为之前没有任何一家完全互联网化的卖手机。第一天200台手机一秒钟卖掉了,第二天一秒钟,第三天一秒钟。
所以让大家先预定,看看这个市场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们最开始的34万部手机,30个小时就卖掉了。
小米的启示:拿小部分产品测市场接受度,再决定进入市场的节奏
莉莉丝CEO王信文:
忽略了应用场景 有时会浪费一款好产品
在2012年-2013年之间,我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利用周末业余的时间做了一款小游戏,疯狂的潜水艇。
这款游戏迫使玩家用左手虚拟摇杆控制左右,右手控制它的武器释放,同时这个长期大量操作又没有给玩家带来很强的反馈和**。
这个产品遭遇了非常惨痛的失败,我发现原来在移动平台上做游戏,要充分符合触屏的特点。
我现在把它当成一个故事,但是对我自己和团队来说,是深入骨髓的感悟。我下决心,如果再做一款产品,一定要想出适合手机的游戏玩法。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龚焱教授总结:
如果在用户验证过程发现你的假设和用户真实情况之间,有个巨大的差异怎么办?就是轴转,调整方向,快速完成关于创业的认知,完成商业的模式探索。
 了解更多相关资讯或内容知识欢迎进入课课家教育查询详情,那里有你的好朋友帮你解答你的问题哦。。。

 

收藏(0)0
查看评分情况

全部评分

此主贴暂时没有点赞评分

总计:0

回复分享

共有11条评论

  • IT宅男
  • mr jack
  • Mr ken
  • YUI
  • cappuccino
  • 课课家技术团队1
  • 选择版块:

  • 标题:

  • 内容

  • 验证码:

  • 标题:

  • 内容

  • 选择版块:

移动帖子x

移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