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个单词确实是有些相似,同时在使用中也是形影不离。这也给人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说装饰器和描述器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非得用一个@符号再加上描述器才行。
很多文章也都把这俩结合着讲,我自己看完之后都会觉得很绕。其实学习一个知识点,和做项目开发一个功能是一样的。在功能拆分的时候我们都会尽量的把任务拆分的足够小,然后才分配到开发者头上。这样保证各个任务的独立性,完整性,并且易于做进度管理。在任务开发的时候也不能把你的任务都放到一个函数/接口中去做,以避免各功能间产生高耦合的状况,导致后期难以维护。
再说回到学习一个技术点,如果你总是尝试一下子就要掌握两个或多个技术点,结果可能是忙活了半天,发现还是晕头转向。
擦,好像扯远了。
说Descriptor是Descriptor, Decorator是Decorator,遇到不懂的地方,各个击破,哪里不懂点哪里。所以先说Decorator, 关键点是你要意识到这就是一个语法糖 。所谓语法糖就是让你可以用简单的方式写代码。本质上装饰器(Decorator)就是这样:
常见的Property是这样的:
这中property的使用,是实例级的应用。因为只有在 foo = Foo() 之后,才可以 foo.name 。
但是如果我需要一个类级的属性应该怎么做呢,就像是 classmethod一样,不需要实例化类我就可以调用。对应的需求是这样的,定义了一个基类DBManage:
这其实一个对应着数据库中某张表的基础模型,我希望其他的Model都来继承它,然后可以重用这个table_name的方法(目前还是方法)。
我只需要这么定义User模型即可:
然后这么定义Post模型:
这样我如果需要查所有的User数据,只需要 User.select_all() 即可,同理Post也是如此 Post.select_all() 。但此时发现一个有点不爽的事情。那就是基类中的 cls.table_name() 这个代码,table_name看起来就是属性,却需要用调用方法的方式获取。不妥。
于是自定义了一个classproperty:
这需要这样,我在DBManage中的代码就可以改为:
这就是Descriptor另外的一个使用案例了。
可能有人或有一个小疑问:为毛你不是在sql赋值时直接 sql = "SELECT * FROM %s" % cls.__name__.lower()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原因就一个字:懒。懒得以后每次都得敲那么多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