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19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我国正在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并提升政府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服务和监管的能力,以提高监管和服务的有效性,降低行政成本。
连维良说,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服务和监管,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我国政府的管理更多考虑方便管理者自己,服务方式僵硬,手段单一,效率低下,内容单调。新形势下,必须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不断提供优质的、贴合市场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这是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更加有效地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政策文件。”连维良说,我们已经处于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市场主体活动日趋频繁,全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依靠传统的以现场办理为主的服务方式、以抽查为主的监管方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和人民群众的要求。
连维良指出,政府要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把握各类企业的共性和个性化需求,为不同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利用互联网提高注册登记效率,简化项目审批程序,综合评估企业信用状况,有效地开展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风险预警,准确判断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等。这些工作,都必须更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
根据部署,近期,有关部门将加快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共享,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商事制度改革的各项措施,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在运用大数据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如何打破各类数据之间的分割,让海量的信息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已经具备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条件。”连维良说,目前的电子政务网,在国家的层面可以覆盖所有机关,在省一级层面覆盖到所有省区市,在地市层面覆盖率达到94%,县级覆盖率达到83%,打破信息孤岛已经具备技术支撑。
连维良说,从制度层面看,按照国务院要求,已经在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建立了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这个机制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例会,推动信用信息实现共享。目前,在国务院层面,已经有35个部门正式实现了衔接,有10个部门能够向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信息。
连维良也表示,尽管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但解决好“有需求、无来源”的数据缺失问题,以及“有数据、无整合”的数据归集问题,仍然需要一个过程。